装修干货 装修干货

NEWS


行业资讯

中板取代瓷片,二者有什么差异?

发布时间:2022-07-22阅读:

中板和瓷片可以说是墙面装修中的敌手,在一番角逐之后胜利转向了中板一方。

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中板的生产线超过了180条,而瓷片的生产线已减至不足250条,而且大部分还处于闲置状态。因此,可以肯定的是,目前的中板无论是产量还是销量均已超过瓷片,中板已经取代瓷片成为新的“墙砖之王”。

中板与瓷片有什么区别?为什么中板能够取代瓷片?

中板取代瓷片,二者有什么差异?(图1)

一、“陶”与“瓷”的混淆 

瓷片和中板的材质有很大的不同,古玩收藏家收藏的破碎陶器残片就是陶的一种,即是瓷片,瓷片只能用来做内墙装饰,瓷片属陶质坯体,即陶质砖,因其物理性能相对较弱并且防污性能较差,时间长了容易渗污藏污、影响釉面效果。  

瓷片的吸水率比较高,大部分的瓷片背面坯体泼水上去会有渗水现象,也正因此,瓷片在铺贴之前还需要用水浸泡,充分吸饱水之后再用水泥浆铺贴上墙,这样才能更加牢固。

并且因为硬度不够高,瓷片不能用来铺地、不能加工,因此应用空间有局限,一般用在卫生间、厨房或向阴的阳台等潮湿区域,另外瓷片时间长了会出现龟裂,使用寿命较为短暂。

由于生产工艺较其他瓷砖要简单,瓷片的破坏强度、断裂模数等指标也相对较低,价格也十分便宜,尤其在产量大增之后,市场价格一度“厮杀”激烈,因而在广袤的农村或低端市场,占有极其有利的地位。

中板取代瓷片,二者有什么差异?(图2)

二、中 板

中板的材质是瓷质甚至通体,花色也更丰富。

中板与瓷片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吸水率的不同,瓷片的吸水率大于10%,而中板的吸水率大多控制在0.5%以下,比瓷片低很多。

吸水率的高低表示着什么呢?在国家标准中,吸水率≤0.5%的叫瓷质砖,0.5%<吸水率≤3%的叫炻瓷砖,3%<吸水率≤6%的叫细炻砖,6%<吸水率≤10%的叫炻质砖,吸水率>10%的就叫陶质砖。而在市面上,卖家一般简化成了全瓷、半瓷、陶三个概念,吸水率≤0.5%的叫全瓷,0.5%<吸水率≤10%的叫半瓷,吸水率>10%的就叫陶。

中板是指介于薄板和常规产品之间、厚度在7-8mm左右、规格为300×600mm或400×800mm(常规正方形产品的一半)、吸水率较低的瓷质砖,也可以理解为薄一点、吸水率高一点的抛釉砖。

现在不少瓷砖品牌的中板是使用大规格瓷砖工艺技术生产而成,各方面的物理性能均可以媲美大规格瓷砖,也有的部分瓷砖品牌将中板坯体全瓷化,吸水率降到0.1%以下,并提高防污、防滑性能,使得中板的功能更加全面。

因生产技术的升级,中板的最大优点是可上墙可铺地,空间效果的整体性更强,价格虽较瓷片稍贵,但是由于性能更加优良,材质更加突出,也逐渐在终端市场取代瓷片成为上墙的一大热门。

中板取代瓷片,二者有什么差异?(图3)

在装饰性上,中板的花式、纹理已经可以做到跟大规格砖无较大差别,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升,铺贴效果也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欢迎,尺寸的多样化,也让中板跟地面的大规格砖呼应良好。

有的瓷砖厂家还推出通体(有的是色坯)中板,可切割、开槽、倒角等二次加工,这也是一般墙砖无法做到的优势。

在中板之前,800×800mm地砖一切为二上墙,也是内墙装饰市场的一般做法之一,地砖的质感、硬度、防污性能等都较瓷片要更胜一筹。尤其近两年以来,在品牌、商家的大力宣传之下,推出750×1500mm等“黄金规格”,这也让地砖上墙一时成为热潮。

但地砖上墙也有明显弊端,不同空间所需应用的瓷砖在功能上应有所区别,目前流行的大规格砖,其吸水率、厚度、重量等,较中板有明显差别,大规格砖所需的铺贴工艺和材料,造价要较中板昂贵许多,因而适用范围并不广泛,中板在墙面装饰市场有着相当一部分的市场占有率。

推荐新闻

加盟咨询
返回顶部

在线咨询

咨询获取更多招商信息和资料以及产品画册